小五課本用汶川地震失實救人故事 出版商允抽起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7/10/04 20:44

最後更新: 2017/10/04 22:03

分享:

分享:

有中國語文教科書內容7年前被內地報章揭發不實。(經濟日報記者攝)

開學一個月,學生們正忙於繁重的功課和默書測驗。育有一女的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系高級講師陳惜姿卻發現,女兒的小五中國語文教科書中,一篇有關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課文內容,7年前已被內地一報章揭發不實,惟出版社仍沿用。相關出版社回應指,已決定把該篇課文從下一版課本抽起。教育局稱正了解事件。

中大新聞系高級講師陳惜姿於報章專欄表示,女兒早前朗讀中文課本—《新編啟思中國語文第2版》五上第一冊﹑第二個單元的一篇名為「永遠記住:這一時刻」文章,講述汶川地震時一名為譚千秋老師奮不顧身張開雙臂救活4個學生,自己卻不幸身亡的事跡﹔內地新華社早年亦有把有關事情報道,譚千秋其後被視為救人英雄,獲封烈士和全國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。

涉事文章內容講述一名汶川老師捨身保護學生喪命。(經濟日報記者攝)

陳惜姿聽到女兒朗讀課文時,感到文章「太樣板﹑太可疑」,於是到互聯網翻查資料,發現汶川大地震發生的兩年後(即2010年),《南方都市報》揭發報道造假,《南都》訪問了一名被指獲譚千秋捨身保護生還的學生劉虹利,她指當時譚老師與自己相差兩米,根本無法接近自己,認為譚老師身亡和自己獲救是沒有關係。

TOPick翻查2010年10月《南方都市報》,一篇名為「烈士老師譚千秋調查2008年媒體報道他在地震中捨身救活4名學生,真相到底如何?」的調查報道,指地震當年報道所指被譚千秋所救的4名學生,只有劉虹利是真實存在的,而另外3人,一人死亡,兩人並不存在﹔報道又引述該學校的校長及副校所指,「當時需要一個英雄楷模」,及「大人們在這件事上說了謊」。

陳惜姿認為,出版社不應以史實正確性有問題的內容用於教科書課文。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陳惜姿接受TOPick訪問時說,本港教科書以內地文章作課文之用並不意外,但汶川大地震屬歷史性的大新聞,並不是小說,內容準確性十分重要,出版社不應把多年前已被揭發不實的內容放於課文內。

大部分家長和學生閱讀文章時都不會懷疑真確性,全部接收,如教科書以虛假內容宣揚偉大情操,這並不能接受。

翻查教育局資料,該課本於2011年印刷。有使用該課本的小學中文科老師表示,會向出版商了解及查證事件,指校方會先確定課本經教育局審核才會採用,有關課本已沿用多年。

教育局回應稱,正了解事件。

津貼小學議會顧問張勇邦說,有關出版社現時應立刻核實有關課文內容是否準確,教育局也可以從內地官方渠道了解事件。他說,教育局指引沒有細節規定語文教科書課文內容與歷史相符,但他認為對學生而言,貼近事實為最重要,不能誤導學生,不過仍存在灰色地帶。

語文科與常識科不同,語文課本包含不同體裁,取材不一定要符合史實。

啟思出版社透過公關公司回覆TOPick查詢時指出,當日組織有關課文時,有見學生對汶川大地震仍感熟悉,具討論意義,於是初步選定以汶川地震為題材,並開始在網上搜尋相關資料,及後找到有關事跡,覺得配合主題,於是整理資料,配合該單元的語文學習需要,潤飾成文;又說在撰寫課文時,出版社曾在網上多番搜尋、查證資料,唯當時尚未出現有關爭議,故未有作出改動。

啟思出版社表示,得悉有關事件存在爭議後,為審慎起見,已決定把課文從下一版課本抽起。同時,出版社為讓老師在教授有關課文時,了解相關事件引起的爭議,會加強與學校聯繫,提供相關資料以作參考。

其他熱話】中秋月餅平買攻略 最後速銷每盒15元

【其他熱話】香港快運CEO離職 再有5航班取消